广西新闻网 > 桂声 > 广西日报评论专版 > 正文

意见簿里有“金子”

2023年03月13日 16:54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管弦士 编辑:朱芷琪

据《广西日报》报道,在柳州市鱼峰区屏山小区,居民们都对家门口的老旧小区改造赞不绝口。大家的满意得益于一本写满了居民意见建议的意见收集簿,一条条意见建议,见证了这个老旧小区在改造过程中的“蝶变”。

“翻开意见簿,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居民们反映的事。”在信息网络技术发达、反映问题渠道多元的今天,“原始”的意见簿依然在城市小区里大受欢迎、大为有用,说明什么呢?

读罢新闻,最真切的感受就是——相当多的居民依然需要意见簿,而意见簿里有“金子”。也就是说,光是群众重视意见簿还不够,设置意见簿的相关机构是不是真心想听民声、真心在聚民智、真心去解民忧,把意见簿里面的每一条意见建议当“金子”,是意见簿受不受欢迎、有没有用的关键。这方面,鱼峰区在辖区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并确保把群众“金点子”落到创建文明城实处的做法,予人启示。

其一,摆正“主角”的位置。小区是居民的家园,改造小区自然是居民为“主角”。在屏山小区的改造过程中,相关方面广泛征集居民的改造意愿和意见,“改什么,居民说了算;怎么改,一起出主意”,因此,从“意见簿写满了居民意见建议”,到“居民们都对小区改造赞不绝口”,可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反观一些部门和单位,群众想提意见建议不知道找谁,找到了也被推来阻去,这就远离了“公仆”的本色,本末颠倒了。

其二,以行动作为回应。在屏山小区,居民有难事、需要办理的事,都可写到意见簿上,社区工作人员会及时处理。正因如此,当地的意见簿才会“密密麻麻记录着居民们反映的事”,“已成为连接社区与居民之间的纽带”。倘若设了意见簿之后,群众的意见建议并不受重视,提了也白提,甚至连有没有人看过都不知道,这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又怎能让群众热衷提意见建议、贡献良策妙思呢?

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是了解社情民意最有效的途径。政策落实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大事小事怎么干,群众最多好点子。因此,不要把群众提意见建议当作“找麻烦”,而应该想方设法听取民声、了解民意,从中获取“金子”。当然,不止“原始”的意见簿里有“金子”,其他各类“意见簿”里也有“金子”。像鱼峰区,除了重视意见簿外,还开发并上线了“码上创城”微信小程序,一些社区则把社区微信群打造成“网上意见簿”,不会上网、书写不便的老年人还可以到社区当面提意见,等等,为的就是能够及时、广泛听取群众声音。

用心察民情方能得民心,致力解民难方可聚众力。意见簿里有“金子”,信箱、电子邮箱、热线电话、网络留言板等,都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同类渠道。是不是能从中多挖“金子”,既要看相关方面是不是有心,还要看其会不会行动。(管弦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