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桂声 > 广西日报评论专版 > 正文

这样的“打烊”很温暖

2023年03月13日 16:57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刍 语 编辑:朱芷琪

据南国早报微信公众号报道,在南宁,有一群人利用餐饮店结束营业后的饭菜打包成公益餐,免费送给困难人员。这群热心取送的志愿者自发自愿,关爱感召身边人,在近4年的时间里送餐从未间断。

餐饮店打烊后,当天多备的餐食该如何处置?作为厨余垃圾处理掉,还是冷藏起来第二天继续售卖?南宁市的一些店家用实际行动给大伙“打了个样”——将餐食分装打包成公益餐,免费送给有需要的人。

在南宁,将未如愿及时售罄的餐食、物品如此“打了个样”的,不只有餐饮店。此前有媒体报道,一家儿童服装店的投资人郭先生,这两年也用类似的方式传递爱心。他把当季没有卖掉的衣服打包,捐赠给公益机构,由公益机构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

一份份餐食,虽是打烊后剩下的,但都是新鲜可口的,送到需要的人手中,还是热腾腾的;一件件衣裳,虽然是即将过季的,但都是崭新舒适的,送到需要的人手中,来年便可以穿上。正如一位公益机构的负责人所说,爱心并不会因此而打折扣。

这样的“打烊”很感人,自然而然吸引很多人参与其中。有快递驿站的负责人,在驿站打烊后成了公益餐的配送员;有高校的教授,课后带动学生一起送餐,还顺便宣传普及健康知识。他们,何尝不是在利用自己“打烊”后的时间,参与到爱心的传递中?

这样的“打烊”很温暖,人人都可以将自己富余的资源送给有需要的人,这些资源包括物资,也包括时间;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这一类温暖,可以一缕缕不断传递下去。

溪流汇聚,可成大河,爱心暖流需要广泛汇集社会的各种资源。不遗余力地投入固然难能可贵,一时一事力所能及的付出同样弥足珍贵。“打烊”后的资源,好好利用起来,就可以汇聚成绵绵暖流,温暖社会的许多角落。一蔬一饭,一衣一裳,可以尽其所能于斯;赈灾济困,扶老助学,未尝不可如此。

一些人,用他们的温暖之举,给我们“打了个样”,没有轰轰烈烈,只在点点滴滴,大家不妨“有样学样”,共襄善举,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因此而愈发温暖。(刍 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