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精密航天铝合金可以遨游太空,这里研发出的锂电铜箔厚度约为一根头发直径的二十分之一,这里的普通造纸浆能变成纺织用品新材料……近年来,广西南宁市产业发展中的一个个“实、新、效”成果不断涌现。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到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再到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的加快构建,南宁聚焦服务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围绕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正以多元化的手段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1月6日 新华网)
近年来,广西南宁市在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动能转换和跨境融合,正逐步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南宁更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开放姿态,成为了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产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传统产业焕新生,智改数转显成效。南宁的传统产业在动能转换中实现了华丽转身。以铝产业为例,从生产建筑铝材、铝门窗等传统产品,到如今薄如蝉翼的新能源电池铝箔、精密航天铝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有序下线,南宁铝产业正迈向高端化。得益于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更离不开南宁市工信局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通过实施“千企技改”工程,南宁的传统产业在智能化、绿色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南宁工厂的生产线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控制,“智改数转”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新兴产业崛起,链式发展聚势能。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方面,南宁同样表现出色。以新能源电池产业为例,比亚迪45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项目的投产,为南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了强大动力。依托龙头企业的“链主”优势,南宁积极开展“链上招商”,引进了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了新能源产业的集聚效应。又如,南宁在半导体产业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从上游的材料、芯片设计到中游的封装设计、模组制造,再到下游的系统集成,已形成了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新兴产业的崛起,为南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涌现。近年来,南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和成果同样令人瞩目。市级科技部门预算经费90%以上用于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使得南宁在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你看,广西华芯振邦半导体有限公司在芯片制造方面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广西中科阿尔法科技有限公司瞄准“低空经济”研发生产出无人机芯片;南宁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在广西首发企业级DDR5存储系列产品……科技创新成果、新突破不断涌现,为南宁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跨境融合提速,开放发展新格局。在跨境融合方面,南宁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开放优势,正逐步构建起面向东盟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就如,南宁国际铁路港、南宁吴圩国际机场等交通枢纽的建成和运营,为南宁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今,南宁还积极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发展空间格局。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的提质发展,为南宁的开放型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南宁在信息互联互通、跨境贸易金融合作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必将为跨境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苗瑞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广西新闻网的文章均系广西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广西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