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年味因“特”而香,让年货经济充分“沸腾”起来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此时此刻,也意味着春节的脚步更近了。传统节日是消费的“黄金期”商务部会同中央网信办等多部门抓住“年货经济”这一契机,从1月7日(腊月初八)起,共同指导举办“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1月8日 证券日报)

年货新场景,年味意更浓。行走在各地的年货街、各大商超,琳琅满目的年货吸引眼球、带动消费。年关临近,灯笼高挂、流光溢彩,人们纷纷开启办年货模式,红色成了大街小巷、商圈里最喜庆的底色。乘“数”而行,红火开年。“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乘势而上,丰富了消费者“指尖”乐趣的同时,也为提振消费增添冬日里的“一把火”。当传统春节文化与数字智慧融合,就能释放出更大的消费潜力。走进充盈着年味的直播间,浏览精心装扮的网上店铺,越来越多的年货在人们精挑细选中被装进“购物车”,各地的年货在一次次下单中飞向千家万户,呈现出供需两旺的热闹场景。年味因“特”而香。这不,广西的砂糖橘、天水的花牛苹果、哈尔滨的红肠等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味”正跨越地域,源源不断汇集在家家户户团圆的餐桌上。

年货上网,加速物流循环的同时,更拉动经济流通,让消费“热力值”持续提升。这段时间,各地“券”力十足,纷纷推出不同场景的消费券,激活人们消费热情。广东发出“请到广东过大年”将面向来粤游客及本省居民发放总计8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吸引消费者在线领取消费券,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在不同的直播间里,一轮轮“红包雨”性价比高的年货与消费补贴迎头“相撞”把实惠最大限度让给消费者,年货经济越“冬”越“热”。近日,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元,支持各地做好政策持续实施的衔接工作。各地当因地制宜,结合正在开展的“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深挖潜力、打出“特色”、优化供给,为供需两端精准对接再添薪,既助力商户发展,又便利民众年货采销,让“网上年货节”热热闹闹、越办越精彩。

“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提振消费重点部署。办好全国网上年货节,是推动消费升级、跑好“提振消费”第一棒的关键一步。实践证明,办好网上年货节活动,能够对提振消费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比如,“2024全国网上年货节”活动期间,全国网络零售额约1.2万亿元,较2023年日均增长近9%。网上过“年货节”已成为欢欢喜喜过大年的一种“标配”自然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各地当加强市场管理,在提升年货品质上下功夫,根据市场需求和走势,带动各类企业开足马力,加大生产投入,做好保供稳价,进一步激活电商业态,建强高效的物流体系,方便消费者云上逛大集,把消费者的购买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力。

年味浓郁厚重,还离不开一剂“文化味”。一个小小的文创冰箱贴持续火爆,撬动消费大市场,反映着文化带动消费的无穷魅力。对此,各地当搭乘网上年货节载体,让文化与消费品有机融合起来,既要卖产品,还要讲故事,将传统习俗与现代消费相结合,打造各具特色的年货节品牌,让网上年货持续“出圈”“破圈”,让年货经济充分“沸腾”起来。(周军)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广西新闻网的文章均系广西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广西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