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提高“孩动力”别只想着“延长假期”

1月5日,湖北省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宜昌将鼓励支持城区用人单位将在宜合法生育妇女产假延长至1年,配偶护理假延长至30天。(1月7日 湖北日报)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热议。有声音认为,此举体现了对家庭和生育的重视,有利于家庭稳固,社会和谐。

生育政策放开以来,人们普遍关心的是生育成本问题,因此,采取一切措施确保有意愿的家庭生育二孩甚至三孩,既是国家的政策,也是现实之需。近年来,各地陆续出台了多种鼓励生育措施,为的就是打消“生不起”“不敢生”“养不起”的顾虑。遗憾的是,绝大多数都是以增加或延长婚假、产假、陪产假、购房租房优惠等方式体现。

从反馈信息看,像四川省攀枝花市、甘肃省临泽县等个别地方出台了政策,给“敢生”家庭发放育儿现金补贴外,其他城市也出台政策给予二孩三孩家庭一定的现金补贴政策,其中,既有按月计算的补贴,也有一次性补贴。但多数地方鼓励生育措施,仅限于延长假期或购房优惠等,这显得很“不解渴”。

其实,人们还是期待生育政策更务实些。发放更多补贴肯定是其最大期待,以让有生育意愿家庭更“敢生”,这才是减轻家庭生育负担的“实招”。就是说,除了享受更多假期外,“敢生”家庭还需要更多“真金白银”,否则,仅靠增加或延长假期,根本无法激励更多育龄夫妇加入“敢生”队伍中。

宜昌此举,确实是在为“促生”而尽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但还要看到,仅有延长假期还不够。可见,延长产假至一年,政策落实还需配套措施支持。例如,调整生育保险政策,减轻用人单位因员工休假带来的负担,以及劳动监察部门加强监督,确保用人单位切实执行,同时,社会还应提供更多的育儿支持和服务,如社区托育、育儿指导等等。就是说,鼓励生育,既要有“务虚”成分也要有“务实”成分。

降低生育成本,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一个至关重要方面。全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环境,一定要真心回应全社会的关切,释放鼓励生育的最大诚意。可见,鼓励生育要“务虚”更要“务实”,最好是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惠。总之,提高“孩动力”别只想着“延长假期”,还应在其他方面多发力,如此才能经过不懈努力达到鼓励生育的目的。(刘天放)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广西新闻网的文章均系广西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广西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