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桂声 > 头条评论 > 正文

“经验和能力比年龄重要”!破除“35岁门槛”需更多政策支持

2025年06月09日 18:45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樊耀文 编辑:邓子霖

年龄要求35周岁及以下,这是不少企业在招聘公告中列出的硬性要求。记者采访多位企业招聘负责人发现,年龄是其招聘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即便不在招聘公告中明示,在筛选简历时也会着重考虑。(6月8日 工人日报)

对于大龄求职者而言,尽管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出众的工作能力,面对招聘企业的年龄限制也只能望而却步。

这种以年龄划线的机械性招聘,看似高效便捷,实则暗藏着对人才价值的严重低估与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在大众普遍认知中,年轻人精力充沛、学习力强,尤其是在技术迭代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往往认为年轻人能够更快地掌握新技术、适应新环境,是推动创新发展的“最佳人选”。同时,企业从成本与管理角度出发,倾向于培养年轻员工,期望他们能与企业共同成长,建立起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降低人才培养和流失成本。

但事情不是绝对的,有些人年龄偏大,但仍然是生产骨干和主力军。企业不应该以年龄论英雄,看问题眼界要开阔,或许你需要的人才被你们设定在年纪之外。错失大龄人才也意味着企业失去了获取行业深度经验和稳定资源的机会,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从社会层面而言,这种年龄歧视加剧了就业市场的内卷,造成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与断层,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创新与进步。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关于取消35岁招聘限制的呼声越来越高,部分企业也开始做出积极改变。一些企业将招聘年龄限制放宽到45岁,甚至公开喊出“经验和能力比年龄重要”的口号。这些企业在实践中发现,大龄员工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思维方式,能够快速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出显著的价值。

破除年龄限制需要多方发力,一方面应出台反年龄歧视专项法规,明确禁止条款、制定具体认定标准及处罚措施,对违规企业严肃追责;另一方面要完善就业支持体系,为大龄求职者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配套服务,帮助其提升市场竞争力。

让职场回归能力本位,这不仅是对劳动者就业权益的有力保障,更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社会实现人才合理配置的必然要求。只有打破35岁的职场门槛,让每个劳动者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凭借自身能力参与竞争,才能真正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与发展动力,实现个人价值。

打破就业年龄歧视,还需要更多的政策来保障权益。这是保证就业权益的最好办法,也是爱惜人才的举措。(樊耀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